雙語對照
請選擇想對照的語言:
左邊的語言:    右邊的語言:   

Tt.梅梗的母語為繁體中文,若文章有疑義,請以繁體中文為主。
Tt.梅梗的母語為繁體中文,若文章有疑義,請以繁體中文為主。

2014年04月24日 (四) 08:00 《醫龍3》從朝田龍太郎墜樓-認識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

語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雖然現在醫龍4都已經播完了,不過我要談的,卻是醫龍3的情節,實在是在今年得知醫龍4時,才曉得原來有醫龍3,而且還是2010年播的。

醫龍

  找來看之後,發現一個明顯的錯誤,並且近年來也許因為天然災害的增加,在許多戲劇裡都會聽到PTSD,但有些內容實在讓我覺得很奇怪,難道是我原本對創傷後壓力疾患的了解是錯誤的嗎?於是決定重新來複習一下。

  本篇會提到一些診斷上的標準,但實務診斷的因素複雜程度遠高於本文所述,如果有相關的困擾,還是應該諮詢專業的醫護人員。

  本篇要討論的有以下幾點:

  「朝田龍太郎的遭遇誘發PTSD的合理性」
  「朝田龍太郎診斷為PTSD是否恰當」
  「PTSD究竟有沒有具體且有效的治療方式」
  「編劇為什麼要這樣編」

一、事件概要

醫龍

  一名在等待心臟移植的孩子,因為多年來等不到心臟過於絕望而打算跳樓,正要離開醫院的朝田龍太郎從一樓看見站在醫院樓頂邊緣的孩子,朝田龍太郎立刻衝到樓頂阻止,就在朝田龍太郎終於說服孩子,自己做為他心臟的主刀醫師,絕對會救他,要他不要絕望,使孩子打消自殺念頭後,朝田上前去帶孩子離開屋頂邊緣時,自己卻不慎失足摔落。

醫龍

  雖然在伊集院做為主刀醫師的醫龍團隊的努力下,朝田龍太郎的身體得以復原,並且也在籌備為孩子手術的事,然而朝田卻在身體恢復得差不多時,打算拿起手術刀練習時,發現右手抖動不止。

醫龍

  為此,他到別的醫院的腦神經外科去看診,在檢查之後,醫生告訴朝田龍太郎,他身體和腦並沒有受傷,神經方面功能也都很正常,理論上應該不會有抖動的現像才是,因此只能從心理方面去找原因,應該是PTSD沒有錯,並告訴朝田龍太郎,這個疾病目前並沒有治療的方法,只能去回想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很在意,然後解決這個困擾。

醫龍

  離開醫院後的朝田,回想起八年前,他曾經在火場要手術救援一名孩子,但自己卻因為火焰熱度而昏迷,最後也因而無法救助這名孩子,當時他在醫院醒來時,得知孩子的死訊後十分自責。

醫龍

二、朝田龍太郎的遭遇誘發PTSD的合理性-創傷後壓力疾患的病因

  有創傷經驗者,並不一定都會發展出PTSD,這需視創傷本質的嚴重程度,一般認為,暴露在受創情況最為嚴重的人,較易發展出PTSD,從劇中來看,朝田龍太郎並不是處於一種恐懼情境之中,他確實是摔成重傷,不過這段時間他均處於昏迷,醒來之後也被告知手術成功,沒有後遺症,在意外發生後,昏迷使他沒有意識到死亡,醒來後也沒有受到任何死亡的威脅,他拉回的孩子也毫髮無傷,被人稱為「上帝之手」的他,口頭禪是「你以為我是誰啊」,自信的程度,應該也不至於恐懼手術失敗才對,從這個角度來看,摔下樓使他憶起八年前未成功救回兒童一事的關聯性有點模糊,似乎不足以造成PTSD。

醫龍

  從神經生物學因素來看,PTSD患者的海馬回體積小於沒有PTSD的人,並且可能與可體松敏感性增加,使得正腎上腺素(一種壓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升高,於是造成某些症狀,不過在劇中,腦神經外科醫師已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朝田龍太郎的身體與腦都沒有檢查出任何異常。

醫龍

  從行為因素來看,PTSD被假設是一種雙因素模式的表現,硬套在朝田龍太郎身上,那便是先透過古典制約,使朝田龍太郎對兒童手術多次失敗,於是他一看到要為兒童動手術,就產生對手術失敗的恐懼感,接下來,操作制約,為了減輕這種對手術失敗的恐懼感,使得他想逃避任何與兒童有關的手術,在劇中,這個模式沒有辦法順利的套用在朝田龍太郎身上,因為在此之前他也有為兒童開過刀,而且墜樓與手術失敗間的關係也很模糊,八年前兒童的死亡,並不是因為手術失敗,而是根本沒機會開刀,所以用行為因素來說明朝田發展出PTSD也不合理。

醫龍

  從認知因素來看,一個人看待事件的方法很重要,不去想創傷事件因應的人比其他人還容易發展出PTSD,不過朝田龍太郎做為本作主角,是一個極端正向的英雄角色,在手術台上經歷了無數他人認為沒救了的疑難,他都想出了因應的方式;在受創時有解離(dissociation)症狀的人(如自我感喪失、失憶等)或企圖壓抑創傷記憶的人都較易發展出PTSD,不過劇中朝田龍太郎手術後就十分清醒,記得所有事情,此外對於八年前的事件,他本身也沒有壓抑或隱瞞的意思;而高智商及堅強的社會支持能使一個人更能因應嚴重的創傷,進而比較不易發展出PTSD,朝田龍太郎做為「天才外科醫師」又有「最好的醫療團隊」醫龍隊支持,完全支持他不易發展出PTSD。

  綜合以上,朝田龍太郎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疾患,應該是略為牽強。
  
三、朝田龍太郎診斷為PTSD是否恰當-創傷後壓力疾患的診斷標準

  不過,畢竟他還是產生了一拿起手術工具手就抖個不停的症狀,所以接下來要思考的是,他的症狀是否合乎PTSD的診斷標準。

  關於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DSM-IV-TR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四版修訂) [註1]中的診斷標準大致有以下5點[註2]:

  1.曾暴露在會引起極度的害怕、無助或恐怖的創傷事件中

  劇中,我們看不到朝田曾暴露在會引起極度的害怕、無助或恐怖的創傷事件中,包括八年前的事件,他都是昏了然後醒了,然後孩子死了,連害怕和無助都來不及,結果就出來了,所以這點似乎不符合。

  2.個案再度經歷事件。

  八年前的事件,與此次的墜樓事件究竟算不算再度經歷事件,其實有點模菱兩可,朝田確實都是在救孩子時受了重傷,不過這次,他醒來時孩子並沒有死,而且這次的救助方式,也只是勸說,而不是手術途中,兩起事件本質上的差異還滿多的,這點的符合度有待商榷。

  3.個案會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或反應麻木。

  朝田龍太郎做為一個正向的英雄角色,在這部劇中,無論哪一季,從來都看不到他的任何逃避行為,更不用說對於創傷的逃避了。

  4.生理警覺性升高。

  朝田在劇中沒有失眠的情節,不但練習時有高度的專注力,情緒也很穩定,沒有任何暴怒,甚至連悲傷或生氣的負面情緒都沒有。

  5.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

  這部份劇中比較沒有辦法確認。
  
  綜合上述,我認為診斷為PTSD並不恰當,不過朝田龍太郎找的是腦神經外科醫師,而不是心理醫師,會做出這樣的診斷,只能說演員演的很好,讓這名醫師「外行的很內行」。
  
  我想朝田龍太郎的症狀比較像「轉化症」,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中,佛洛伊德和布魯爾(Josef Breuer)提出轉化症的病因是當個體經歷情緒喚起的事件,但並未表達出這樣的情緒,對事件的記憶從意識層面分離出來。也就是說,墜樓事件可能確實喚起了朝田對於八年前事件的某種情緒,可是他意識上並未能表現出來,因為他意識上向來是正向積極的人物,可是在潛意識裡,他可能對此事有某種焦慮,使得他在沒有任何生理基礎的影響下,發生了手抖現象。

四、劇中腦神經外科醫師說沒有-PTSD究竟有沒有具體且有效的治療方式

  劇中,朝田龍太郎在試圖恢復自己手抖的症狀時,回想起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話,說PTSD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此片是在2010年播出的,但是早在1997年便有證據顯示,暴露在創傷相關事件中,不管是想像或是直接,這類暴露治療法,都比藥物或非結構式的支持心理治療,更能有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疾患。此外,藥物治療也有效,只是效果較小。

醫龍
  
  結果反而是劇中做為麻醉醫師的荒瀨給朝田的建議比腦神經外科醫師還專業,接近暴露治療法的原理。

  不過若是診斷為轉化症,那麼,到目前為止,就如劇中所說,尚沒有被證實能有效治療的方法。

五、編劇現實中的限制-就算編劇具備相關知識仍有可能這麼編的原因

  我看這一集的時候,其實覺得編劇或編劇群或許並不是真的完全不懂,因為這當中穿插著一些對的和一些錯的,像是荒瀨的建議確實是治療PTSD的原理,朝田找腦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出PTSD卻不轉診給精神科,朝田的症狀若診斷為轉化症,則腦神經外科的無有效治療方式就是對的,朝田墜樓雖然不符合「再度經歷事件」但符合「經歷情緒喚起的事件」,讓人覺得劇組說不定確實有轉化症的相關知識,不過若是如此,為什麼他們還要編成這樣子?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戲劇必須讓觀眾快速接收複雜概念,因此會選擇觀眾較熟悉的素材

  可能近年來重大災害變多,尤其日本經歷了311大地震,創傷後壓力疾患比起轉化症更廣為人知,也較易為人接受,朝田龍太郎是個英雄人物,要讓他不受傷,但又產生弱點,只能往心理方面去編,但是讓他得個憂鬱症,在日本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看法的開放度,這種編法會有風險。

  2.戲劇時間有限,沒有辦法解說細節,有時氣氛比正確重要

  如果讓朝田發展為轉化症,就必須解釋這是種心理疾患,其特徵為何,因為這並不廣為人知,也不能讓人因為是心理疾患就往憂鬱症之類去聯想,所以不能省去說明,但這樣很浪費時間,可是又要讓人產生朝田龍太郎沒有有效治療方式的緊張感,結果就變成「PTSD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

  3.戲劇中,維持角色形象是重要的

醫龍

  朝田龍太郎是個積極正向又帥氣的英雄人物,在社會上普遍對精神科的看法還不是那麼正面的前提下,讓這樣一個角色走進精神科,可能有損形像。

六、總結

  2008年有一部日劇叫「Around 40」主角是名精神科醫師,那部作品就相當專業,對於PTSD的症狀與治療,就描寫的非常好,雖然當時我還沒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只覺得戲很好看,但後來有機會修習心理學後,再回頭看,很多地方看了就變得更有意思,因為理解了戲中治療方式的原理依據。

  我非醫學領域的人,也不是醫學系或心理系的學生,這篇文章涉及醫學領域,畢竟是性命攸關的事,我特別怕誤導他人,所以若有專家看到這篇文章,發現有錯誤請務必指正,也請大家以認識心理學知識的心情來看待這篇文章,而不要把它當作是發生困擾時的參考標的,若有類似的困擾,還是應該洽詢心理師,若不知道如何找心理師,在台灣各大衛生所都有相關的資訊,許多都是可以免費諮商的。

  社會常把一些犯罪者或是行為異常者講成「反社會人格」或有「憂鬱症」,使得罹患「精神疾患」好像很可恥,是準犯罪者一樣,但其實在臨床上,這種名詞和診斷都有嚴格的標準,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精神疾患都帶有一點生理因素在裡面,並且也證實了生理與心理會交互影響的觀點,罹患「精神疾患」和罹患「感冒」在意義上是很接近的,如果你感冒時會去看醫生,覺得有心理有嚴重困擾時,也應該去看醫生。


[註1]
DSM-V已於2013年5月18日在美國出版,不過因為我到圖書館都未能借到中文版(都被借走了),手邊的教科書及上課時多是以DSM-IV-TR為解說,故本文只好使用DSM-IV-TR為參考。延伸閱讀:關於DSM-5改版

[註2]
DSM-IV-TR PTSD診斷準則(2007, DSM-IV 1994) 全文
• 1. 經驗、目睹或強迫面對重大創傷事件-死亡、嚴重傷害或威脅自身或他人的完整性,且使人感到強烈害怕、無助或恐怖感。

• 2.創傷再度體驗(re-experience, 5項有1項即符合)
– 反覆帶著痛苦地回憶到創傷事件(instrusive),包含影像、思考或知覺
– 反覆痛苦地夢見創傷事件
– 彷彿創傷事件又再重演(指行動及感受,如幻覺/錯覺或瞬間經驗再現-flashback,不是否使用成癮物質)
– 暴露在象徵或類似創傷事件的內外在情境,感受到強烈心理痛苦
– 暴露在象徵或類似創傷事件的內外在情境,有強烈生理反應

• 3. 畏避(avoidance, 7項有3項<含>以上)
– 努力逃避與創傷有關的思想、感受或談話
– 努力逃避引發創傷的活動、地方或人們
– 不能回憶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
– 對重要活動降低性趣或少參與
– 疏離的感受或與他人疏遠
– 情感範圍侷限(如不能有愛的感受)
– 對未來/前途悲觀

• 4.持續過度警醒(hyperarousal, 5項有2項或以上)
– 難入睡或睡眠中斷
– 易怒或暴怒
– 難維持專注
– 過度警覺(hypervigilance)
– 過度驚嚇反應
• 第2-4項的症狀總期間超過1個月。
• 2-4項總出現期間小於3個月為急性期,超過為慢性期,創傷半年後才出現初次症狀為”延遲發生”。


------------參考資料------------
臨床心理學 Timothy j. Trull著 游恆山譯 五南出版2010
變態心理學 Kring Davison Neale Johnson著 唐子俊審閱 雙葉出版2013
犯罪心理學新論 馬傳鎮著 心理出版2012

2014.6.15補充:
http://allabout.co.jp/gm/gc/302093/
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這個,看來我可能太為劇組講話了XD
PTSD在日文翻成「心的外傷後ストレス障害」,
或許他們的就這樣讓朝田的心臟受個「外傷」,然後就....

回 學術淺談 分類

標籤: 心理學 日劇
同分類上一篇: 太陽花學運 與 格拉古兄弟的農地法
同分類下一篇: 你找不到野生小麥-關於基因改造作物
延伸閱讀:
2014-02-07  《小海女》《あまちゃん》-從戲劇結構看足立結衣
2016-10-06  如何證明你正常?



學術淺談 / 人氣(773) / 回應(0)


2014年04月24日 (四) 08:00 《医龙3》从朝田龙太郎坠楼-认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语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虽然现在医龙4都已经播完了,不过我要谈的,却是医龙3的情节,实在是在今年得知医龙4时,才晓得原来有医龙3,而且还是2010年播的。

医龙

  找来看之后,发现一个明显的错误,并且近年来也许因为天然灾害的增加,在许多戏剧里都会听到PTSD,但有些内容实在让我觉得很奇怪,难道是我原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了解是错误的吗?于是决定重新来复习一下。

  本篇会提到一些诊断上的标准,但实务诊断的因素复杂程度远高于本文所述,如果有相关的困扰,还是应该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本篇要讨论的有以下几点:

  「朝田龙太郎的遭遇诱发PTSD的合理性」
  「朝田龙太郎诊断为PTSD是否恰当」
  「PTSD究竟有没有具体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编剧为什么要这样编」

一、事件概要

医龙

  一名在等待心脏移植的孩子,因为多年来等不到心脏过于绝望而打算跳楼,正要离开医院的朝田龙太郎从一楼看见站在医院楼顶边缘的孩子,朝田龙太郎立刻冲到楼顶阻止,就在朝田龙太郎终于说服孩子,自己做为他心脏的主刀医师,绝对会救他,要他不要绝望,使孩子打消自杀念头后,朝田上前去带孩子离开屋顶边缘时,自己却不慎失足摔落。

医龙

  虽然在伊集院做为主刀医师的医龙团队的努力下,朝田龙太郎的身体得以复原,并且也在筹备为孩子手术的事,然而朝田却在身体恢复得差不多时,打算拿起手术刀练习时,发现右手抖动不止。

医龙

  为此,他到别的医院的脑神经外科去看诊,在检查之后,医生告诉朝田龙太郎,他身体和脑并没有受伤,神经方面功能也都很正常,理论上应该不会有抖动的现像才是,因此只能从心理方面去找原因,应该是PTSD没有错,并告诉朝田龙太郎,这个疾病目前并没有治疗的方法,只能去回想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很在意,然后解决这个困扰。

医龙

  离开医院后的朝田,回想起八年前,他曾经在火场要手术救援一名孩子,但自己却因为火焰热度而昏迷,最后也因而无法救助这名孩子,当时他在医院醒来时,得知孩子的死讯后十分自责。

医龙

二、朝田龙太郎的遭遇诱发PTSD的合理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有创伤经验者,并不一定都会发展出PTSD,这需视创伤本质的严重程度,一般认为,暴露在受创情况最为严重的人,较易发展出PTSD,从剧中来看,朝田龙太郎并不是处于一种恐惧情境之中,他确实是摔成重伤,不过这段时间他均处于昏迷,醒来之后也被告知手术成功,没有后遗症,在意外发生后,昏迷使他没有意识到死亡,醒来后也没有受到任何死亡的威胁,他拉回的孩子也毫发无伤,被人称为「上帝之手」的他,口头禅是「你以为我是谁啊」,自信的程度,应该也不至于恐惧手术失败才对,从这个角度来看,摔下楼使他忆起八年前未成功救回儿童一事的关联性有点模糊,似乎不足以造成PTSD。

医龙

  从神经生物学因素来看,PTSD患者的海马回体积小于没有PTSD的人,并且可能与可体松敏感性增加,使得正肾上腺素(一种压力相关的神经传导物质)浓度升高,于是造成某些症状,不过在剧中,脑神经外科医师已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朝田龙太郎的身体与脑都没有检查出任何异常。

医龙

  从行为因素来看,PTSD被假设是一种双因素模式的表现,硬套在朝田龙太郎身上,那便是先透过古典制约,使朝田龙太郎对儿童手术多次失败,于是他一看到要为儿童动手术,就产生对手术失败的恐惧感,接下来,操作制约,为了减轻这种对手术失败的恐惧感,使得他想逃避任何与儿童有关的手术,在剧中,这个模式没有办法顺利的套用在朝田龙太郎身上,因为在此之前他也有为儿童开过刀,而且坠楼与手术失败间的关系也很模糊,八年前儿童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手术失败,而是根本没机会开刀,所以用行为因素来说明朝田发展出PTSD也不合理。

医龙

  从认知因素来看,一个人看待事件的方法很重要,不去想创伤事件因应的人比其它人还容易发展出PTSD,不过朝田龙太郎做为本作主角,是一个极端正向的英雄角色,在手术台上经历了无数他人认为没救了的疑难,他都想出了因应的方式;在受创时有解离(dissociation)症状的人(如自我感丧失、失忆等)或企图压抑创伤记忆的人都较易发展出PTSD,不过剧中朝田龙太郎手术后就十分清醒,记得所有事情,此外对于八年前的事件,他本身也没有压抑或隐瞒的意思;而高智商及坚强的社会支持能使一个人更能因应严重的创伤,进而比较不易发展出PTSD,朝田龙太郎做为「天才外科医师」又有「最好的医疗团队」医龙队支持,完全支持他不易发展出PTSD。

  综合以上,朝田龙太郎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是略为牵强。
  
三、朝田龙太郎诊断为PTSD是否恰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不过,毕竟他还是产生了一拿起手术工具手就抖个不停的症状,所以接下来要思考的是,他的症状是否合乎PTSD的诊断标准。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DSM-IV-TR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四版修订) [注1]中的诊断标准大致有以下5点[注2]:

  1.曾暴露在会引起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怖的创伤事件中

  剧中,我们看不到朝田曾暴露在会引起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怖的创伤事件中,包括八年前的事件,他都是昏了然后醒了,然后孩子死了,连害怕和无助都来不及,结果就出来了,所以这点似乎不符合。

  2.个案再度经历事件。

  八年前的事件,与此次的坠楼事件究竟算不算再度经历事件,其实有点模菱两可,朝田确实都是在救孩子时受了重伤,不过这次,他醒来时孩子并没有死,而且这次的救助方式,也只是劝说,而不是手术途中,两起事件本质上的差异还满多的,这点的符合度有待商榷。

  3.个案会逃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反应麻木。

  朝田龙太郎做为一个正向的英雄角色,在这部剧中,无论哪一季,从来都看不到他的任何逃避行为,更不用说对于创伤的逃避了。

  4.生理警觉性升高。

  朝田在剧中没有失眠的情节,不但练习时有高度的专注力,情绪也很稳定,没有任何暴怒,甚至连悲伤或生气的负面情绪都没有。

  5.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

  这部份剧中比较没有办法确认。
  
  综合上述,我认为诊断为PTSD并不恰当,不过朝田龙太郎找的是脑神经外科医师,而不是心理医师,会做出这样的诊断,只能说演员演的很好,让这名医师「外行的很内行」。
  
  我想朝田龙太郎的症状比较像「转化症」,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中,佛洛伊德和布鲁尔(Josef Breuer)提出转化症的病因是当个体经历情绪唤起的事件,但并未表达出这样的情绪,对事件的记忆从意识层面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坠楼事件可能确实唤起了朝田对于八年前事件的某种情绪,可是他意识上并未能表现出来,因为他意识上向来是正向积极的人物,可是在潜意识里,他可能对此事有某种焦虑,使得他在没有任何生理基础的影响下,发生了手抖现象。

四、剧中脑神经外科医师说没有-PTSD究竟有没有具体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剧中,朝田龙太郎在试图恢复自己手抖的症状时,回想起脑神经外科医师的话,说PTSD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此片是在2010年播出的,但是早在1997年便有证据显示,暴露在创伤相关事件中,不管是想象或是直接,这类暴露治疗法,都比药物或非结构式的支持心理治疗,更能有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此外,药物治疗也有效,只是效果较小。

医龙
  
  结果反而是剧中做为麻醉医师的荒濑给朝田的建议比脑神经外科医师还专业,接近暴露治疗法的原理。

  不过若是诊断为转化症,那么,到目前为止,就如剧中所说,尚没有被证实能有效治疗的方法。

五、编剧现实中的限制-就算编剧具备相关知识仍有可能这么编的原因

  我看这一集的时候,其实觉得编剧或编剧群或许并不是真的完全不懂,因为这当中穿插着一些对的和一些错的,像是荒濑的建议确实是治疗PTSD的原理,朝田找脑神经外科医师诊断出PTSD却不转诊给精神科,朝田的症状若诊断为转化症,则脑神经外科的无有效治疗方式就是对的,朝田坠楼虽然不符合「再度经历事件」但符合「经历情绪唤起的事件」,让人觉得剧组说不定确实有转化症的相关知识,不过若是如此,为什么他们还要编成这样子?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戏剧必须让观众快速接收复杂概念,因此会选择观众较熟悉的素材

  可能近年来重大灾害变多,尤其日本经历了311大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比起转化症更广为人知,也较易为人接受,朝田龙太郎是个英雄人物,要让他不受伤,但又产生弱点,只能往心理方面去编,但是让他得个忧郁症,在日本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看法的开放度,这种编法会有风险。

  2.戏剧时间有限,没有办法解说细节,有时气氛比正确重要

  如果让朝田发展为转化症,就必须解释这是种心理疾患,其特征为何,因为这并不广为人知,也不能让人因为是心理疾患就往忧郁症之类去联想,所以不能省去说明,但这样很浪费时间,可是又要让人产生朝田龙太郎没有有效治疗方式的紧张感,结果就变成「PTSD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

  3.戏剧中,维持角色形象是重要的

医龙

  朝田龙太郎是个积极正向又帅气的英雄人物,在社会上普遍对精神科的看法还不是那么正面的前提下,让这样一个角色走进精神科,可能有损形像。

六、总结

  2008年有一部日剧叫「Around 40」主角是名精神科医师,那部作品就相当专业,对于PTSD的症状与治疗,就描写的非常好,虽然当时我还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只觉得戏很好看,但后来有机会修习心理学后,再回头看,很多地方看了就变得更有意思,因为理解了戏中治疗方式的原理依据。

  我非医学领域的人,也不是医学系或心理系的学生,这篇文章涉及医学领域,毕竟是性命攸关的事,我特别怕误导他人,所以若有专家看到这篇文章,发现有错误请务必指正,也请大家以认识心理学知识的心情来看待这篇文章,而不要把它当作是发生困扰时的参考标的,若有类似的困扰,还是应该洽询心理师,若不知道如何找心理师,在台湾各大卫生所都有相关的信息,许多都是可以免费谘商的。

  社会常把一些犯罪者或是行为异常者讲成「反社会人格」或有「忧郁症」,使得罹患「精神疾患」好象很可耻,是准犯罪者一样,但其实在临床上,这种名词和诊断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精神疾患都带有一点生理因素在里面,并且也证实了生理与心理会交互影响的观点,罹患「精神疾患」和罹患「感冒」在意义上是很接近的,如果你感冒时会去看医生,觉得有心理有严重困扰时,也应该去看医生。


[注1]
DSM-V已于2013年5月18日在美国出版,不过因为我到图书馆都未能借到中文版(都被借走了),手边的教科书及上课时多是以DSM-IV-TR为解说,故本文只好使用DSM-IV-TR为参考。延伸阅读:关于DSM-5改版

[注2]
DSM-IV-TR PTSD诊断准则(2007, DSM-IV 1994) 全文
• 1. 经验、目睹或强迫面对重大创伤事件-死亡、严重伤害或威胁自身或他人的完整性,且使人感到强烈害怕、无助或恐怖感。

• 2.创伤再度体验(re-experience, 5项有1项即符合)
– 反复带着痛苦地回忆到创伤事件(instrusive),包含影像、思考或知觉
– 反复痛苦地梦见创伤事件
– 彷佛创伤事件又再重演(指行动及感受,如幻觉/错觉或瞬间经验再现-flashback,不是否使用成瘾物质)
– 暴露在象征或类似创伤事件的内外在情境,感受到强烈心理痛苦
– 暴露在象征或类似创伤事件的内外在情境,有强烈生理反应

• 3. 畏避(avoidance, 7项有3项<含>以上)
–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受或谈话
– 努力逃避引发创伤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 不能回忆创伤事件的重要部分
– 对重要活动降低性趣或少参与
– 疏离的感受或与他人疏远
– 情感范围局限(如不能有爱的感受)
– 对未来/前途悲观

• 4.持续过度警醒(hyperarousal, 5项有2项或以上)
– 难入睡或睡眠中断
– 易怒或暴怒
– 难维持专注
– 过度警觉(hypervigilance)
– 过度惊吓反应
• 第2-4项的症状总期间超过1个月。
• 2-4项总出现期间小于3个月为急性期,超过为慢性期,创伤半年后才出现初次症状为”延迟发生”。


------------参考资料------------
臨床心理學 Timothy j. Trull著 游恆山譯 五南出版2010
變態心理學 Kring Davison Neale Johnson著 唐子俊審閱 雙葉出版2013
犯罪心理學新論 馬傳鎮著 心理出版2012


回 学术浅谈 分类

标签: 心理学 日剧
同分类上一篇: 太阳花学运 与 格拉古兄弟的农地法
同分类下一篇: 你找不到野生小麦-关于基因改造作物
延伸阅读:
2014-02-07  《小海女》《あまちゃん》-从戏剧结构看足立结衣
2016-10-06  如何证明你正常?



学术浅谈 / 人气(773) / 响应(0)


Copyright ©  Enabling Clause 2014~2024 奮鬥的繪畫之路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管理者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