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蓋羅的衣服好像...滿酷的...
酷吧!這是土耳其的kasikoyunu及木湯匙,雖然造型好像有點差異啦...
蓋羅好酷!
蓋羅的衣服感覺好像有很多石油的人在穿的耶...
.........
 
語言: 繁體中文   日本語

             简体中文   English
 
同人情報  更多情報

。 1970年01月01日(四) ~ 1970年01月01日 (四)
。活動會場:
官方網站  

更多情報...
更新記錄
最新作品 更多作品
2006年07月16日
2010年11月14日
和服
2014年10月01日
遇襲
2009年03月31日
聖與瞳子
2007年12月23日
聖與志摩子
Copyright ©  Enabling Clause 2014~2024 奮鬥的繪畫之路 Struggling for the Road of Painting     管理者登入

2014年08月14日 (四) 00:00 你找不到野生小麥-關於基因改造作物

語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雙語對照  
  我從來沒有在意過基因改造食品這件事,就連豆漿包裝上強調的「非基因改造黃豆」的標示,我也只是看過就算了,對於基因,我只有粗淺的概念,也從沒想過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或是他有什麼問題,甚至不知道這個東西有許多爭議,也有許多人反對它。

  直到最近幾年一直爆出的食安問題,有一天連基因改造食品都被拿出來談了,有天中午,我在吃飯的地方看到新聞。

基因改造食品

  衛環委員會立委 田秋堇:「如果說基改食品完全沒有問題,歐盟何必需要有一個基改食品的專法,來管理它的登記,它的追蹤、它的流向,它的這個使用呢?像譬如說你榨過油的基改黃豆,它整個殘渣,他們都有管制的耶!」

  她的話引發了我的興趣,由於此則新聞是一系列食安報導的其中一則,她的話不免讓我聯想到歐盟的管制是因為基因改造食品有毒,不過這個結論的推導太過簡單,假如是這樣,歐盟為何不禁止流通?難道沒有其他可能嗎?基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我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基因及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文獻。

  由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在我調查後,發現情況比我想像中的還要激烈,本文並不討論基因改造食品是有利或有弊,亦不談其優缺點,因為許多情況其實一體兩面,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切入,並且有些所謂的優點或缺點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基因技術發展至今都還沒超過一個世紀呢!關於它的發展歷史與誘因,也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這些內容網站上面都很容易找到。

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為:

  「基因是什麼?」
  「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
  「基因改造作物製成的食品的主要爭議為何?」


  如果你對基因改造尚無成見或偏見,這是篇文章將有助你了解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而那些爭論究竟又在爭些什麼。

一、基因是什麼?

  我在網路上所找到的有關基因改造食品的文獻,沒有任何一篇是從「何謂基因」談起,大概一方面這講起來很複雜,另一方面就是許多文章偏重談論結論或結果,而不去探討導出結論的過程或結果之原因,我認為這不好的論述態度。因此若能從基因是什麼了解起,應有助於辨認對於基因改造食品中,具有邏輯謬誤的論述,所以,就讓我從基因說起吧!

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意思為「生」。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去氧核醣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序列,英文則是「Gene」,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絕妙的名稱,「基本因子」確實可以點出其中的特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積木,當積木各自散開時,看起來什麼都不是,但你可以用積木組出獅子、人或是樹木,或許被你用來構成樹幹、人的腿或獅子的腿,都是圓柱體型的基木,那麼獅子、人與樹便使用了一些「同樣的基因」。

  這個比喻當然不完善,不過基因的這項特質會關係到本文的主題,因此需要特別提一下。

  拿實際的例子來說,加洲大學的辛席亞肯芸博士,企圖研究從基因找出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她拿來研究的目標,是線蟲,也就是俗稱的迴蟲,原因是它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達50%,也許說人類和線蟲有50%相似有點讓人難以置信,但請回想一下前面所提積木的例子,我們當然不是線蟲,但我們擁有了一些線蟲也有的基因。

基因改造食品

  所以,基因會隨著不同的組合而有不同的樣貌,也會因為不同的序列組合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前述的實驗,利用改變線蟲的基因組合,竟然讓原本三週壽命的生物,一口氣延長了六倍。換算成人類的話,原本活七十歲的人將可以活四百二十歲,反推回去的話,都可以見到十六世紀的人了,那時正是西方的大航海時代,中國的明清時代呢!對於這個研究有與趣的,可以找Discovery頻道的《人類基因解碼》-基因定序的成就來看。

  這個例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基因的另一個特質,當你改變它的組合或是加入了別的基因,它可能會顯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假如你有玩過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這就好像利用魔法使武器獲得特殊屬性,或是利用在武器上追加東西,像是插卡什麼的,使這個武器獲得別的屬性,這個魔法或是這個卡,就好比是基因一樣,當然這也是一個不嚴謹的比喻,不過我沒有學者的包袱,只要能讓讀者能稍微記得一點概念就好,但請不要認為基因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解開越多基因組,就越不確定基因到底是什麼」by Ridley 2003

  基因至今仍是個玄妙的東西,當代心理病理學的基因學派學者,就曾感慨的說出了上面那句話,目前的研究,我們依然只了解基因很少的一部份,它是一個「研究中」的科學,而非「已成形」的科學,許多內容都只是「假說」,尚未找到太多「定律」,所以也沒有哪個科學家敢鐵口直斷的它一定是什麼、它一定會怎麼樣或它必定造成什麼結果,這裡只大致的介紹一下,有了對基因的概念,才較能夠理解什麼是基改作物,而進而分辨各種論述的真實性。

  因為這不是學術論文,本文的目的也只是希望能讓人大致對基因有一些概念,所以會用一些比喻性的說法,想知道詳細的概念,可以參見維基百科-基因或其他專書,這裡面的內容有些太深了,我也看不懂,不過不全然了解這些,並不影響本文的閱讀。

二、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

  基因改造的定義,指的是利用人為的方式,去改變生物的基因遺傳特性。

  按這個定義來說,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在進行基因改造了,只是當時的手段是利用多方雜交的方式,在從其中的子代中,選擇對人們較有利的突變品種,例如較大的果實或較多的種子,而這些作物都需要靠人類的照顧才能存活,因此,從這個定義來說,幾乎所有的農作物都是「基因改造過的」,例如,小麥的每個細胞都有三個完整的倍數(兩套)基因組,它們是源自於三種不同的野草,所以,它無法以野生植物的型態生存-也因此,如同本文的標題,你無法找到野生的小麥。

  不過,這個定義是比較廣義的,與現普遍所說的「基因改造食品」的「基因改造」定義有點落差。

  普遍對基因改造食品的定義是:

  「基因改造食品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從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為加工原料生產的食品。」

  與廣義不同之處,主要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這一點,因此,透過廣義基因改造方式的作物,為了區別,只稱之為「傳統雜交」作物,而不稱為「基因改造」作物,並且在歐盟,前者可以稱為有機作物,後者則不行。

  
  這兩者的不同,在於傳統雜交有諸多的生物限制,像是只有同種之間可以互相雜交產出子代,並且無法指定效果,完全是以大量的基因隨機混合後,再從中選擇所要的內容,而且常常需要經過數代的進化後預期的特性才會漸漸顯現出來,這在古代農業中經常在有意或無意中進行。常用的改造方法,就是大量不同品種間的雜交。

  至於現代的基因改造,則沒有同種的限制,甚至不可能交配的動物與植物都可以交換特定基因產生子代,常用的改造方法主要有三種:

  1. 增加法:
    從某一物種抽取特定基因,轉移至另一動物或植物內,以改變動物或植物的特性;例如從北極魚類身上抽取抗冷的相關的基因,然後植入在蕃茄或草莓內,加強蕃茄或草莓的抗冷能力;用前面武器的例子,就是把劍裝上冰凍卡片,使劍獲得冰屬性。

  2. 減少法:
    剔除動植物本身某些特定基因,令動植物失去某些原有特質或功能,如減少蕃茄內催使其成熟的基因,減慢其組織成熟軟化,以延遲蕃茄的成熟期。也就是對付冰屬性無效的怪物時,把劍上的冰凍卡片拔掉,去除冰屬性後,才能對怪物進行有效攻擊。

  3. 調節法:
    透過刺激或抑壓動植物本身某些特定基因,改變該基因的質量,從而改變及調校動植物的特性。例如透過刺激頭髮的基因,改變頭髮的色素;又如調校菜籽油內控制飽和脂肪的基因,使其減少製造飽和脂肪,使菜籽油的飽和脂肪含量降低。這個我想不出如何用劍的例子來講,基因就是這樣複雜的東西啊!
至於為什麼要對食品進行基因改造食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 增產型:利用轉殖或修改相關基因,如分化、耐除草劑、抗逆境、抗蟲害基因而達到增產效果。

  2. 控熟型:藉由修改或植入與控制成熟有關的基因,以使作物成熟期提前或延遲,錯開盛產期,以供應市場需求。

  3. 營養型:植入糧食作物中所缺乏的營養素生產基因,而生產高營養價值的作物,以避免營養素的缺乏症。如黃金米(golden rice)即是含有維生素A的稻米。

  4. 保健型:例如轉殖病源體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糧食作物或果樹中,藉由食物的攝取而獲得疫苗。或是將預防疾病(動脈粥狀硬化或骨質疏鬆症)的食物成分相關基因植入作物,以獲取保健上的功效。最近剛發展成功的無咖啡因茶與咖啡亦屬此類型。

  5. 新品種: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形成新品種,改善原產品的品質、質地、風味或顏色,以適應或開拓市場。

  6. 加工型:為從事食品加工時所需而研發的基因改良食品。


  如果不去考慮基因改造的方法是什麼的話,基因改造食品應該算是一個相當好懂的概念,總之就是利用改變基因的方式,賦予優點或消去缺點,使之更符合人類的使用需求的一種作物。

  不過,了解基因與基因改造的方法,有助於讓我們去思考各種爭議的真實性或可能性,所以還是花了一些時間說明。

三、基因改造作物製成的食品的主要爭議為何?

1、對人體的影響

  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斷定長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基因改造食品技術發展至今還不到五十年,根本還沒辦法取得一個所謂「長期」的數據研究,而這項技術又完全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新技術,沒有前例可尋。

  僅管不時會傳出一些關於基因改造食品不安全的實驗數據,但這些數據都經不起驗證,而被推翻,而且幾十年來也從未發生食用基改食品而造成危害的情況,但還是會有人擔心,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對基因的了解至今還是很少。

  對基因改造本身的爭論吃了會有害的論述,比較著名的有1998年瑞士的一份研究報告,基改作物抗蟲害的特性是取自土壤中桿菌「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一個基因。這個基因會促使細胞製造一種晶體狀蛋白質,對某些昆蟲來說是毒藥,尤其是啃食作物的毛毛蟲和甲蟲,卻不會傷害其他生物。不同的蘇力菌菌株,各有不同的毒基因,影響的昆蟲也不同,所以種籽生產商可以針對特定的作物,選用最適合的抗蟲基因。該團隊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一個實驗,科學家以玉米螟幼蟲餵食蚜獅幼蟲,發現吃基改玉米長大的玉米螟會使蚜獅死亡,而普通玉米則否。這項實驗引起疑慮的邏輯在於,如果雖然蚜獅沒有直接吃基改作物,但吃了「吃基改作物的玉米螟」因而死亡,那人類吃了「吃基改玉米的豬」會不會也有害呢?

  不過,這個實驗後來受到驗證,認為實驗的方法有問題,實驗室設定的情況與自然情況下農田有落差,昆蟲在實驗室裡攝取的「蘇力菌」,遠超過牠們在外面的真實世界所攝取的量。其實任何東西只要過量就會有害,例如人水喝過量,一樣會發生水中毒

  但這類的爭論還在持續,因為不論是認為基改食品安全或認為不安全,都無法提出足夠的研究數據,如前所述,基因工程技術,目前還沒有達到一個所謂的「長期」。

  此外,一如乳牛所喝的水質不同,所產出的牛奶味道也會有差異,基因改造作物無可避免的或多或少會改變作物原本的營養成分,做為飼料用的基改作物,也自然會影響到家畜的肉質,這使得原本被普遍認為的營養均衡的食物類型,營養成份可能不再均衡,這使得人們必須改變對特定食物的認知,當食物標示不清時,人們很難僅依照同樣的食物外型確認食物的營養成份。

  另外有一些爭論,則不是針對基改作物本身,而是人們對基改作物的種植方式,使得基改作物可能產生較多的毒素,例如耐除草劑的基改作物可耐受廣效性除草劑,農人就可以摒棄針對特定雜草且毒性更強的化學藥劑。農人總是希望盡量少用比較危險的農藥,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耐除草劑的作物不見得會降低農藥的噴灑量,不過農人將使用比較溫和的混合藥劑。比方說,農人要是種植了耐除草劑的大豆,就會避免使用最毒的殺草劑,而改用毒性弱、分解快的磷除草劑。不過這就無可避免的提高作物農藥殘留的機率,因此,究竟是因為農藥殘留使食物不健康,還是基因改造使食物不健康,其中的關係就變得模糊,反對者自然會主張若不是基改過,農夫也不會提高噴灑量,但在邏輯上,這多少有點倒因為果,因為農藥怎麼用,關鍵還是在人。

2、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由於基因改造食品發展以來,一直沒有傳出有人因食用基改食品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因此對環境的疑慮,可以說是最主要的爭議。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不過一百七十五萬年,與地球的四十六億年相比,十分短暫,而我們這種「智人」的人種,也不過約二十萬年前才出現,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年輕的物種,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環境,是長期演化以後的結果,當我們用人為的方式進行基因改造時,可以說是跳過了幾億年來自然演化的機制,究竟這樣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或只是加速了往好的方向演化,在地球上不過二十萬年的物種,一個人的壽命又不過百歲,誰也沒辦法斷定這樣做絕對沒有問題。

  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基因,在自然界裡,幾乎不可能交換,因此分立了明確的動物和植物的分界,這是幾過了幾億年長期演化的結果,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會不會是有什麼不利生存的原因,所以使得動物界的基因和植物界的基因不通力合作呢?

  基因改造作物本身具有一些原本物種沒有的特性,例如抗寒、抗蟲害,這使得它們的生長能力更強、原本的天敵變成不是天敵、能夠適應的環境更廣,但卻因此產生了食物鏈平衡動搖的疑慮。

基因改造食品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1995年狼群放歸,在狼群回歸之前,牠們已在當地絕跡70年,因為沒有天敵,鹿的數量在黃石公園中不斷增加,就算人類想辦法控制,牠們還是幾乎將當地植被吃個精光,然而單單只是數隻狼的放歸,卻大大改變了黃石公園的生態系統乃至於地貌,這可以說是說明食物鏈影響的絕佳例子。

  不過一如前面所說,許多作物如果不經人類照顧,是無法以「野生」的形式生長,所以食物鏈看起來不是問題,舉例來說,抗寒蕃茄表示它能生長在較寒冷的季節或地區,就算它在新的範圍被沒有天敵,或壓迫到其他物種的生存環境,嚴格來說,這也是人類擴張農地的結果,而不是過度繁殖之類的生態破壞,只要人類停止種植,就可以控制情況。

  
  但事情沒有那麼單純,「演化」在此是一個風險,基改作物本身具備的基因,難保不會傳遞給它們的「野生」近親,某些人擔心,這可能使一些野生種在獲得新基因後,脫離原有的生態階層,造成生態浩劫,在美國,便要求某些基改作物不得在特定區(通常是有大量近親的地區)出售;除此之外,耐除草及抗蟲害作物,使得農人可以較自由的使用農藥,但卻可能使得昆蟲或雜草在這些過程中,因為環境的「適應」而漸漸產生各式各樣的抗藥性,在美國便要求農人必須設置「收容所」並同時種植一定比例的非基改作物,以防止或減緩抗藥性之類的發生。

  此外,可能基於上述環境問題,基因工程科學家,使一些基改作物具有絕育基因,使之無法產生親代,即無法繁殖,每次種植都需要用全新的種子。

  僅管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明確的,因基因改造作物所引起的環境問題,但一如環保科學家協會的瑞斯樂所說:

「如果說每一種基改作物都會變成問題,其實是不公平的。但我們現在仍須花心思研究那些風險,免得以後得收拾殘局。」

3、素食者、宗教信仰者的影響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爭議,但因為有看到相關的說法,所以還是提一下,因此除了介紹這個情況外,我還會順便反駁一下。

  回教徒忌 吃「豬肉」,印度教徒忌吃「牛肉」,素食者不能吃動物,但如今可能蔬菜之中有動物的基因,素食者吃了算不算吃了葷?羊裡面有豬的基因,回教徒吃了算不算破戒?雞裡面有牛的基因,印度教徒吃了算不算犯忌?這樣一來,基改食品將使的這些人無所適從。

  因為這其實是信仰、信念乃至於定義的問題,基因是一個新的技術,在古代或是那些宗教發源時,根本沒有這種技術,自然也不可能預先定義,基於信仰對基改食品產生迷惑,提出科學佐證其實也沒有用,因為真的需要的,恐怕是由他們的宗教權威來對基改食品做一個定義。

基因改造食品

  前面有提過「基因是什麼」,如果了解到這點,就會發現這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好爭議的,線蟲基因與我們的基因有50%相同,但線蟲還是線蟲,不是人類,而我們也還是人類,不是線蟲,按這個邏輯來推論,有豬基因的稻米還是稻米,它並不會因此變成豬,而且嚴格來說,基因就是基因,許多基因的組合才造就出個體,所以根本沒有哪個基因是哪個生物必定專屬,其他生物都沒有,所謂「豬的基因」也只不過是方便一般人理解的通稱罷了。

4、其他政治、商業性的爭議

  其他的爭議,因為主要都不是針對基因改造食品本身的爭議,而是針對人們對基因改造食品的使用方式所造的爭議,不是本文主題,這裡稍微提一下。

  基改作物因為可以有較高的產量,不但可以解決糧食危機,同時因為產量上升,進而得以減少耕地,還給自然更多土地,但許多人不以為然。

  絕育的基改作物或許可以避免前述因演化而生的風險,但也使得基改品種雖然獲得單季較高的產量,卻必須不斷的向商人購買種子、對應於基因改造結果所耐受的農藥等,使得商人得以哄抬價格,造成農民反彈。

  基改作物的出售造成傳統作物市場縮減,無法取得或種植基改作物的農家或商人因而產生損失,造成傳統農家與商人的反彈。

四、總結與個人看法

  在本文的開頭,曾提到立委的說法,加上當時新聞的編排,使得我不免聯想到基因改造食品具有食安問題,進而產生疑問,最終也才產生了這篇文章。

  歐盟為了能夠在確定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類健康」或「自然環境」存在無法預測的危險時,有能力撤回已經上市的基因改造食品,歐盟創設了基因改造食品追蹤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從生產到流通全過程追蹤食品的能力。

  歐盟這個制度是一個「預防萬一」的制度,而且不單純只是針對「食品安全」的問題而已,換言之立委所說的「譬如說你榨過油的基改黃豆,它整個殘渣,他們都有管制的耶!」,但是,沒有人會特地去吃這個黃豆的殘渣,管制的原因恐怕不是因為殘渣有毒,而是怕殘渣亂丟,可能使的基改作物基因與野生作物交配產生意外的問題,換言之,環境問題恐怕比食安問題還要是管制的重點,我認為新聞的編排與立委的說法都是很大的誤導。

  此外,世界各國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看法態度及政策都不同,詳細的情況,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基因改造食品 中的 各國政府對基因改造食品管理措施 條目,至於會有這些政策差異,恐怕還是來自於基改食品的諸多爭議,而各國取用哪一方的說法來訂政策吧。

  當然,我的看法很可能是錯的,我並沒有深入的去研究歐盟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法令與政策,但我認為基因改造食品的說明與報導,還是應該平衡,而不應只是片面的說明。

五、參考資料

臨床心理學 Timothy j. Trull著 游恆山譯 五南出版2010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 麥特.瑞德里著 李隆生、張逸安譯 聯經出版2012
自私的基因 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著 趙淑妙譯 天下文化2009
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黃俊儒著 時報文化2014
百姓貴族2 荒川弘著 方郁仁譯 東立出版2012
yutobe影片-狼群如何改變河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jjP77RZLk)
Discovery頻道-《人類基因解碼》-基因定序的成就
維基百科-基因改造食品 條目
維基百科-基因 條目
科學知識53期第25-33頁 基因食物面面觀 蘇遠志著 2003
基因改造食物安全嗎 布朗(Kathryn Brown)著 黃榮棋譯 科學人雜誌2002年試刊號
老化並非氧化 溫納(Melinda Wenner)著 林慧珍譯 科學人雜誌2008年第81期11月號
http://enews.url.com.tw/enews/46190
http://www.taifer.com.tw/search/051001/48.html

回 學術淺談 分類

標籤: 生物學
同分類上一篇: 《醫龍3》從朝田龍太郎墜樓-認識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
同分類下一篇: 客戶的「具體」的設計要求,為何常讓設計師面有難色



學術淺談 / 人氣(178) / 回應(1)


發表回應 

匿稱:

個人網頁:

E-mail:

内容:



去氧核醣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中文則翻譯成「基因」?不是啦。其他觀點也值得商榷。
請參閱拙著《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天下文化出版。
林基興敬謝

我仔細查了一下,基因果然不能等同於DNA,我已做了一點修改。

我google了您(如果留言的人真的是林基興本人的話),
拜讀了您在2014年12月29日於經濟日報上的文章,
我這篇文章應該有納入您的觀點才是。

我覺得網路傳播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
因為謠言的傳播者不見得會意識到自己正在傳播謠言,
我本身並非所謂「專家學者」,
也很擔心自己不夠慎重,傳播了錯誤的知識。

如果可能,希望您可以直接指出本文的其他不妥之處,謝謝。

站長 回覆於2015-03-31 22:21:05

無 / 2015-03-31 14:16:05 / 117.56.73.234 / /


First   Previous   Go to page     Next   Last

 記錄 1 到 1 總共 1

本站作者
Tt.梅梗
"笑話難笑仍挺拔,何懼眾冷睡成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梗變梅花。"
本站首頁四個女孩每天都有不同的對白,場景依星期或節日亦有主題變化...
更多詳情
搜尋範圍:
年份:
關鍵字:

Re:

作品「好熱」的背景繪製過程 ,by(Wynkoop)於2024-04-11 20:43:58

Re:

作品「好熱」的背景繪製過程 ,by(Carnevale)於2024-03-07 08:22:22

Re:

憶客披薩-線上訂餐 ,by(111)於2022-06-11 20:20:29

Re:

布魯妮塔的義大利傳統服裝-庇耶茲里 ,by(威廉)於2018-04-24 10:26:33

Re:

LINE貼圖畫的美不美究竟對銷售量影響大不大? ,by(藍)於2018-04-18 21:20:48

Re:

靠LINE貼圖,年收百萬不是夢? ,by(藍)於2018-04-18 20:36:20

Re:

王國紀元-懦夫 ,by(小老闆)於2018-02-01 09:45:57

Re:

王國紀元-懦夫 ,by(小老闆)於2018-01-30 23:42:07

Re:

靠LINE貼圖,年收百萬不是夢? ,by(黃茶茶)於2017-12-08 15:44:51

Re:

古羅馬大道與台灣中投公路 ,by(楊)於2017-10-13 13:56:22

除另有註明,網站之內容採用之授權條款如下:
文字創作: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授權標章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使用時請標示「奮鬥的繪畫之路」若為網路散佈請附上本站連結:
http://www.tpintrts.tpin.idv.tw




插畫、漫畫、圖片創作: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標章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非商業性之例外:您可以自由製作同人誌販售,但仍需符合姓名標示及相同方式分享之標準,本例外所指之「同人誌」之定義為:「作者完全自費或透過他人出資贊助出版、印刷、製作之刊物或週邊」,出資贊助製作者需為自然人,不得為法人,並且協助出資人數以五人為限,但非特定對象之群眾募資之人數不在此限,自然人與法人之定義以《中華民國民法》之定義為準,其他語言版本於此項例外有因翻譯造成之疑義時,以繁體中文之內容為準,本例外與創用CC無關,為本站額外追加之授權條款。

使用時請於圖片附近標示「奮鬥的繪畫之路」若為網路散佈請附上本站連結:
http://www.tpintrts.tpin.idv.tw


*關於創用CC



有其他註明時:

另有註明部份,應依照註明部份為授權基準:
  1. 註明「@」者,為直接說明取得授權來源的標的、根據標的創用CC條款而授權引用或因其他因素不適用上述條款而另行註明者,引用時請遵守其授權要求。
  2. 註明「Ⓝ無已知版權限制」者: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合理使用」之相關規定而引用之,但來源出處眾多而難以確定何者為版權擁有者,又無法找到能確認其為「公眾領域」的標的,若您要使用相同標的,提醒您在對其進行新的特殊應用之前,先自行分析適用的法律。
  3. 註明「©」者,為具有版權之標的,但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合理使用」之相關規定而引用之,若您要使用相同標的,提醒您在對其進行新的特殊應用之前,應先取得授權或自行分析適用的法律。
  4. 註明為「⓪公眾領域」者,版權完全開放,屬於公開資源,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使用的標的。
  5. 註明為「Ⓧ非著作」者,指不符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之要件,不屬於著作,所以沒有版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到今日 | 到本月 | 列表模式



愉快的她們
Twitter
free counters

今日:0
昨日:0
過去一週:0
過去三十天:792
總計:78276

世界上大約還有  99.999153 %  的人
不知道此網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