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畫的野宮神社,雖然線稿也是描照片,但因為它座落在森林之中,而且照片裡建築部份很多都被遊客給擋住了,「完整」的建築很少,不少地方還是得靠腦補來完成,著實頗具挑戰。
(場景主要的參考照片。)
(線稿。)
以前和朋友聊過畫背景的事,朋友表示比較喜歡畫自然景,因為可以不用太理透視,亂撇一通,反正也沒有標準答案,看起來就有個樣子,若是畫建築的話,就難了。我自己其實對於畫樹啊草啊,都會有一種「不干脆」的痛苦感,覺得形狀不明確,又要畫出立體感,實在是很傷腦筋的事情,這張圖的遠景樹林就讓我覺得很累。
(場景色彩佈置。)
(場景繪製途中,左邊的掛繪馬的地方畫錯了。)
(因為看不清楚,所以亂撇腦補的掛繪馬的地方,想說弄一個好像很多的感覺就好。)
畫面左邊因為被人給擋住了,因為我印象中沒有拍到那個位置的畫面,所以只能透過其他照片加上自己的腦補去推測,那個繪馬的亭子原本幾乎是完全腦補畫的。
(場景的影片截圖,可以看出掛繪馬的地方的大致結構。)
(找到資料後重畫的掛繪馬的地方,看起來正常多了,但上面屋頂交界處有違和感。)
後來查閱了影片之後,發現有拍到一點,於是才比較能理解這些繪馬的排列情況,不然腦補的就是亂排一通啊。
(場景的參考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亭子其實在掛繪馬的地方的前面。)
(參照影片及照片後,判斷出亭子應該在掛繪馬的地方的前面而非遠景,重畫之後。)
然後當繪馬排列整齊覺得看起來有那麼一回事時,又發現這個繪馬的亭子和左邊的那個屋頂交界有點微妙,我原本是以為這是在繪馬亭子後方的建築,但從透視上來說,這又好像應該在繪馬亭子的前面,結果又查了一下其他照片,果然是在前面啊啊啊...
(場景完成,打光前。)
完成的場景究竟要不要特別再從右上打一道光下來,其實是有點猶豫的,不打光,整個畫面顏色比較飽合艷麗,但變得缺乏焦點,後來還是決定打光,雖然淡化了畫面右邊,但我想讓焦點突顯可能還是重要些。
和服並不是造型豐富的服裝,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它們是素色的,只是加上花紋後的對照,深刻的覺得和服的「布料」真的好重要啊!
(人物和服還沒畫上花紋時。)
和服的花紋與顏色著實傷了腦筋,因為在設定裡,只有伊子是日本人,她的傳統服裝設定中就是和服,所以和服的花紋與顏色都有基礎的設定,但其他人可沒有這種東西啊!因為我預計這個和服造型也會反應在接下來要製作的影片人物中,因為嵐山渡月橋那一帶有很多和服出租,所以影片的劇情打算做讓她們租和服這樣的設計,才讓他們都換上和服,所以也不想讓他們隨便穿一個顏色弄一個花紋,還是希望可以讓它和原本設定中的衣服有一點點邏輯上的關係,雖然就劇情的現實面合理性來看,既然是「租」的和服,應該就是要「隨便一件」才對啦...。
(古河伊子的傳統服裝設定,可以在
作品集-和服中看到大圖。)
於是,除了伊子是穿設定中的和服,畢竟在設定裡那是她自己的和服,不是租來的,其他人的部份,娜塔莎用了她便服的藍色,然後選用較幾合的圖形,讓他剛毅的個性和其他人有些區別,陳鳳霞則是延用她傳統服裝中旗袍的花紋,出租和服還能那麼巧?小細節就別太在意了XD
布魯妮塔和蓋羅的花紋則沒有特別的原因,顏色上就取用蓋羅便服的主色深紫及布魯妮塔便服主色綠色。
髮型方面,由於和服相當重視露出女孩子的「後頸」,所以一般和服造型都會把頭髮盤上去,本來是長髮的娜塔莎與伊子以及短髮的陳鳳霞都還算好處理,但像布魯妮塔和蓋羅這種半長不短的就有點難處理,而且我也很怕以我的畫力,若把髮型整個改掉,會根本變成別的角色的感覺,最後還是硬是盡量維持原本髮型的特徵,老實說,布魯妮塔那個髮型我實在不確定現實中弄不弄得出來啊XDDD
這張圖整體來說還是場景比較花時間,時間上,人物:場景大概是 1:3 吧,總之覺得自己畫圖實在有夠慢就是了......
Go to Talk about painting Labels
Tags:
pleasant them
Same classification Previous:
[ video ] 綠外套的繪製過程與思維
Same classification Next:
「三年坂散步」的繪製過程與思維
More on this story:
2019-06-13 [ video ] 日本旅行(8)-京都-嵐山渡月橋與野宮神社